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定兴各村名字的由来!来看看你们村吧!

定兴在线 2016-1-27 09:25:07 阅读 63060
定兴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秦时属范阳县,金大定六年(1166年)始置定兴,取大定兴盛之意。

今天我们来盘点定兴各村名字的由来,快来查找你所在的村子吧!

定兴镇
定兴镇历史悠久,史载,金世宗大定六年始置定兴县,以范阳之黄村置县,金大定七年(1167)始建土城,定兴即取大定兴盛之意。因镇驻地在此,故名定兴镇。

城关
秦立范阳县,该地属之,金大定六年(1166),始置定兴县(旧称黄甫店),大定七年(1167)初建土城,立有四门,外设四关。明成化年间改筑砖城,城池方正,建筑整齐。

北祖村店 南祖村店
西晋(265~317)抗敌名将祖逖故里,原名祖村。自金建都北京(称大都)后,此地正当北京至保定驿路,设有店铺,约在明末(1628~1644)更名为祖村店。后分为南、北祖村店。

北肖庄 南肖庄
据查清道光年间(1821~1350),有肖姓人家迁居此地,故名肖家村,后分为南北肖庄。

嘉会庄
相传该村建于元代(1271~1368),因贾、何两姓为大户,取名贾何庄,后讹传为嘉会庄。

辛庄
据查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由本县册上村董姓人家迁居此地,后发展成村,取名册上新庄,解放初改名新庄,现更名为辛庄。

杜家庄
据该村万胜寺碑文记载,明万历年间(1573~1620),有杜姓人家迁居此处,故以姓氏取名杜家庄。

小店
据传明宣德年间(1426~1435),有唐姓兄的二人逃荒至此,宅临驿路,开店谋生,后发展成村,借此取村名小店。

北台上
据传在金(1101-1200)建都北京(当时称大都)后,为传递战书信息,从北京至汴梁(今河南开封)每十里设烽火台一座,该村在台旁,故借此取村名为台上。现更名为北台上。

北侯
金初有一建武威侯将军,率兵驻扎此地,并铸钟建寺,称钟候寺。寺旁建村为钟侯村,后有人迁居该村北建村,取名北侯(钟侯村已废)。

南侯
金初有一建武威侯将军,率兵驻扎此地,并铸钟建寺,称钟候寺。寺旁建村为钟侯村,后有人迁居该村南建村,取名南侯(钟侯村已废)。

侯村营
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有蔡、张、杨、翟四姓迁来定居,因村小民贫,想建庙立村,故称候村营。

南地(隶属侯村营村委会)
相传道光年间(1821~1850),有温、张、肖三户人家由外地迁居候村营村南,故名南地。

永兴庄
该村原名三丈庄户。相传唐朝(618~907)在该村北建永兴寺一座,借此更名永兴庄。

郝家房
相传清嘉庆十七年(1812),有一郝姓人家迁此占地立庄,盖房一间,后发展成村,故取名郝家房。

回民庄(隶属郝家房村委会)
据查清咸丰二年(1852),张姓兄弟二人自保定迁居此地立庄,因均系回民,故取名回民庄。

张家房(隶属郝家房村委会)
据查清道光十九年(1839),有张姓兄弟二人由本县西城村迁居此处,以其姓氏取名张家房。

西城
据传元大德年间(1297~1307),有蔡、刘、李三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占田立庄,因此地有旧城址,该村位于城址西,借此取名西城。

南辛告 东辛告 西辛告
相传明末(1628~1644),有一高姓人家来此定居,繁衍成村。此地有一座塔,借此取名塔辛高。清末(1909~1911)分南北两村。该村在塔南,故取名南幸高,后演变为南辛告。

周家庄
元大德年间(1297~1307),周氏兄弟四人从山西迁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,以其姓氏取名周家庄。

小北头
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此地有马千顷和张百万两家地主,因田地纠纷挖沟为界,在沟头立村,取名沟头。到清光绪年间,马张又闹纠纷,沟头分为两个村 ,沟南为沟头村,沟北为小北头村。

沟头
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马千顷和张百万两家地主因田地纠纷挖沟为界,到此村头为止,借此取村名沟头。

韩家庄
明末(1620~1628),由本县西靳村韩姓人家迁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为韩家庄。

李家庄
据查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,有李姓从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。后有张、杨二姓迁此,发展成村,以李姓为主,故取名李家庄。

塔头
相传元朝(1206~1368),该村头有塔,借此取名塔头。

后所营
据查明嘉靖年间三官庙石碑刻记:该村位于保定道后卫,借此而得名后所营。

庞各庄
相传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,有庞、谷二姓人家从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,发展成村,取名庞谷庄。后因庞姓发展成大户,清末更名为庞各庄。

两合庄
相传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有肖、仙两姓人家迁此定居,故取名两合庄。

郝家庄
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,有郝姓人家迁此定居,因修一庙,名为郝家庙,后更名为郝家庄。

魏家庄
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,有魏姓人家从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,后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魏家庄。

三家疃
相传元初(1260),有林、尚、杜三姓人家迁此定居,借三姓氏取名三家疃。

大沟
相传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,此地分东北南三条沟,北沟较大,该村靠近北沟,故取村名大沟。

西石桥
据查北宋时期(960~1127),有肖姓人家迁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。村中修一石桥,该村在桥西,借此取名西石桥。

东石桥
据查北宋时期(960~1127),有肖姓人家迁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。村中修一石桥,该村在桥东,借此取名东石桥。

肖皮庄
据查明初(约1368),有肖、李二姓人家迁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。肖姓富足,兼营皮货作坊,借此取村名肖皮庄。

固城镇
固城镇位于定兴县南部,南与徐水、容城两县接壤,是定兴县经济文化重镇之一。

固城
原名龙泉镇,为范阳县故城,建于春秋战国时期。金初(约1116年),龙泉镇王姓有人在朝居官,上书朝拜以工代赈,重新筑城置县,兴建城池,恢恢复固城称谓,取险固之意。筑城未竣而废。

三里铺
金朝此地建村,因村东有驿路通过,沿途设有店铺,距北河店三里地,故名三里铺。

马家庄
据传该村在清嘉庆年间(1796~1820),名为新庄窝。因马姓居多,于光绪年间(1875~1908),更名马家庄。

北庄头
相传北宋时期(960~1127),此地有古运粮河,设有码头,北侧有民户居住,名为庄头,至明末更名为北庄头。

北太平庄
相传明初(约1368年),此地是本县百楼村耿姓的庄院,佃户王氏弟兄三人来此护庄定居,名为太平庄。至民国初(约1913年)分为南、北两个自然村,该村居北,名为北大平庄。

南太平庄
相传明初(约1368年),此地是本县百楼村耿姓的庄院,佃户王氏弟兄三人来此护庄定居,名为太平庄。至民国初(约1913年)分为南、北两个自然村,该村居南,名为南大平庄。

北堽上
相传北宋年间(约1100年),有人来此定居建村。因村中有卧龙岗,取名岗上,该村在岗北,后以同音字更名为北堽上

南堽上
相传北宋年间(约1100年),有人来此定居建村。因村中有卧龙岗,取名岗上,该村在岗南,后以同音字更名为南堽上

北店 南店(阎台)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该地建村,因地势低洼,多盐碱,村中有高台,取名盐台。北宋时期,有一阎将军在此驻扎练兵抗曹,更名为阎台。
该村有一古寺,寺中和尚掌握大量苇塘和耕地。为收租方便,把村分为南店和北店。

南合庄
相传明末(约1640年),史李表兄弟俩由本县南幸村迁至村南定居,名为南幸庄。两姓人经常闹纠纷,为表示和好,后人更名为南合庄。

陈村营
相传明末(约1620年),曾在陈村东南扎营驻兵,后兵马撤走,陈村部分居民迁此定居,取名营里,因居民是由陈村迁来,故更名为陈村营。

久安庄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,该村位于古运粮河畔,曾驻过兵,经常晾晒盔甲,故取名为晾甲庄。俗称了甲庄。后来有人烧过酿酒,祈求永久平安,更名为久安庄。

台上
据考周家桥碑文记载:北宋(约1125年),有位阎将军在此筑台练兵抗辽,后有人迁此建村定居,取名台上。

北河镇
北河镇位于定兴县中部,东接北田、柳卓两乡,西靠贤寓镇,北邻高里乡、东落堡乡、定兴镇,南界贤寓镇、肖村乡。距离定兴县城7公里,距离北京97公里,距离保定市47公里,总面积为33.7平方公里,

北河店
秦末(约公元前206年)此地建村,因位于南拒马河渡口,取名河阳渡。因本村南有南河,北有北河,沿至明末,南河淤平,只剩下北河,又更名为北河。金建都北京后,此地是北京至保定驿站,开店铺的较多,故更名为北河店。

仓巨
据传在三国时期(220~280)以前,该村地处古运河北岸,为历代粮仓(粮食集聚之处)重地,后有人于此定居,借此取村名仓聚。后以同音字“巨”演变为仓巨。

西刘家庄
明初(约1368年),有刘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庄。后分为2个村,该村居西,故更名为西刘家庄。

东刘家庄
明初(约1368年),有刘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庄。后分为2个村,该村居东,故更名为东刘家庄。

耿家庄
相传明朝时期(1368年~1644年),此地是耿家坟,后看坟人在此定居。取村名耿家庄。

十五汲
相传宋朝时期(860年~1279年),从山西移民至此,因该地有十五眼泉源,故得名十五汲。

史家庄
相传唐朝时期(618年~907年),有史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史家庄。

郑村
该村建于唐朝(618~907),相传该村东西,南北大街均宽三丈六尺,街正且直,故此取名正村,后演变为郑村。

红树
相传三国时期(220年~280年),沿古运河北岸有一片枫树林,每经秋霜树叶变红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取村名红树。

红树营
相传三国时期(220年~280年),沿古运粮河北岸有一片枫树林,每经秋霜树叶变红,后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因西靠军营粮仓,借此取村名红树营。

北三里铺
相传金朝(1115年~1234年),此地建村,因村东有驿站,沿途设有店铺,距北河店三里,故名三里铺。为区别重名村,于1982年更名为北三里铺。

六里铺
相传金朝(1115年~1234年)此地建村,因村东有驿路通过,沿途设有店铺,距北河店六里,故取名六里铺。

泥瓦铺
相传明朝时期(1368年~ 1644年 )有人在此地建村,因地势低洼,故名泥洼铺。后演变为泥瓦铺。

贤寓镇
该镇辖区1944年属定易涞县四区,1946年属定兴县(路西)四区,1950年属姚村区。1953年1月建先于、常乐富、北幸、南旺(辖南大牛)四乡。1958年9月建先于火箭人民公社。1961年析出姚村、阎台、张家庄三个公社后,为先于人民公社。1984年改称先于乡,1991年撤乡建镇为贤寓镇。1996年贤寓镇与南大牛乡合并成新的贤寓镇。辖贤寓、常乐富、陈村、龙华、南幸、北幸、西幸、南旺、百楼、南大牛、北大牛、小牛、沽酒13个村。

贤寓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年) ,有于、刘二姓人家迁此定居。因该村靠运粮河,并有鲜鱼市,借此取村名鲜鱼村。后清朝拔贡王会吉把鲜鱼雅化为贤寓。

常乐富
相传常乐富原名为李奇村,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 有一将军经常路过此地,往返时常见演戏,又北有沽酒村,南有鲜鱼村,故将该村更名为常乐富。

龙华
龙华原名荣华,位居古运粮河南岸,该地风景优美,意为繁荣华丽,后来把荣华演变为龙华。

陈村
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南陈国的国王在战争中失败,被迫逃至此地定居,为怀念其国,故其名为南陈村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更名为陈村。

南幸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 ,此地有一古运粮河,行人或船只路经此地特别困难,故借此取名难行。后因地壳运动,地平河废。难行村雅化为南幸。

北幸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 ,该村名为慈村,因位居古运河北岸,自古运粮河南岸的难行村改为南幸以后,该村居北也随之更名为北幸。

西幸
相传战国时期,该村原名孝村,村民是由慈村(今北幸)迁往村西一华里处定居建村的。自古运粮河北岸的慈村更名为北幸以后,该村也随之更名为西幸。

南旺
相传战国时期,该村南有一块地基很高,紧靠古运粮河,登台南望是无边无际的水面,由此的村名南望。后更名为南旺。

百楼
东汉末年(200~220),公孙赞筑城于此,为加强警戒,四周建有许多岗楼,借此取村名百楼。唐贞观十五年(661)冬,太宗李世民征辽,回来时曾驻驿百楼。

南大牛
东汉末年(200~220),公孙瓒率兵驻守此地时,饲养数百头牛,分南北两地放牧,后来放牧人在此定居。因该村位于牧地南部,借此取村名南大牛。

北大牛
东汉末年(200~220),公孙瓒率兵驻守此地时,饲养数百头牛,分南北两地放牧,后来放牧人在此定居。因该村位于牧地北部,借此取村名北大牛。

小牛
唐朝年间(618~907),北大牛村有三户村民迁此居住,因村小故取名小牛。

沽酒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~公元221),燕昭王、乐毅饮酒处。故得村名沽酒。

天宫寺镇
天宫寺镇民风朴实,镇域交通条件便利,有京珠高速从镇域中部通过,涞津公路在镇区南侧通过,是以工艺品及食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型小城镇。

天宫寺
唐朝时期(618~907),此地建大寺一座,名为天宫寺。遂以寺取村名为天宫寺。

太平庄
相传明朝中期(1556年左右),从外地迁来李、王二姓人家,在此定居建村,取名老虎庄。因村名与杨各庄发生纠纷(杨、羊同音,老虎吃羊),后经调解,该村更名为太平庄。

张祖庄
明初,燕王扫北时,燕王手下武官张标,把妻、子留在此地,故取名张子庄。l940年,更名为张祖庄。

李八营
五代时期(907~960),由陕西行州迁来八户李姓人家。在此定居建村,借姓氏取村名为李八营。

阎家营
明初,燕王扫北时,路经此地,留下两户阎姓人家于此定居,故以姓氏取村名阎家营。

顺河营
该村原名为仁合庄,民国二年(1913),因该村北有条小河,故更名为顺河营。

孙各庄
元初有孙姓人家来此定居,发展成村,以姓氏取村名孙各庄。

谷家村
明成化年间(1480年左右),该村共有15.8亩宅基地,都是谷家的,故取名谷家村。

界河铺
相传北宋时期(960~1127),该村东有条河,以河为界,东为高碑店,西为定兴。借此取名界河辅。

南马坊 北马坊
相传元初,有个叫芦万良的人,进定兴城内盗窃被困,后被马驮出,跑到此地,因累马死,后建马王庙。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借此取名马坊村。后分成两村,为南马坊、北马坊。

天边村
相传元朝时期(1206--1368),曾有一乞丐为皇帝治病,皇帝病好后,这个乞丐早已出宫,皇帝命人寻找,并下令说:“即使找到天边也要把他找回来。”正好找到这里,找到了此人,借此取村名为天边村。

西黄河
相传北宋时期(960~1127),有黄姓人家在斗门河岸定居建村,取村名为黄家河。因该村位于斗门河西侧,于l950年更名为西黄河。

老君屯
相传元朝时期(1206--1368),此地常驻军队,后有人在此定居,取名老军屯。因“军”、“君”同音,后演变为老君屯。

辛保庄
据查清乾隆年间(1736--1795),有张、党、凡几家迁此定居,张姓人家进朝为官后立村,曾建城堡。为表示辛勤保国,故定名为辛保庄。

高家庄
据查清顺治年间(1644--1661),有高姓人家从山西迁此地定居,后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高家庄。

南斗门
相传宋朝(960~1279),有黄、何两姓人家来此定居,以开店谋生,取名黄何店。后黄、何两姓绝户,原村名无意义。因该村位于斗门村南,故改名为南斗门。

中斗门
相传宋朝(960~1279),有黄、何两姓人家来此定居,以开店谋生,取名黄何店。后黄何两姓绝户,原村名无意义。因该村位于南斗门、北斗门两村中间,故取村名中斗门。

陶洼
据查清初(约1616年),周姓人家(满族)从东北随顺治进关,在此定居建村,为表示他们陶然快乐,又因该村地势低洼,故取村名陶洼。

铺头
据查宋、辽期间,有古运粮河由此通过,曾是码头,杂姓定居,买卖店铺很多,故得名铺头。

北斗门
据查宋朝(960~1279),李姓人家从外地逃荒至此定居,后建村。因贫穷门户小,故取村名斗门。l958年根据居住方位,更名为北斗门。

胡家庄
据查清乾隆年间(1736~1795),有胡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胡家庄。

西王各庄
据查宋朝(960~1279),宋、辽经常在此地征战。这里曾建兵器厂,故称铁匠营。后有王氏大户迁此定居,改称王各庄。1958年,根据自然村居位方位,更名为西王各庄。

南王各庄
据查宋朝(960--1279),宋、辽经常在此征战。这里曾建兵器厂,故称铁匠营。后有王氏大户来此定居,改称王各庄。l958年,根据自然村居住方位,更名为南王各庄。

北王各庄
据查宋朝(960--1279),宋、辽经常在此征战。这里曾建兵器厂,故称铁匠营。后有王氏大户迁此定居,改称王各庄。l958年,根据自然村居住方位,更名为北王各庄。

柳卓乡
柳卓乡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处,面积30.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9776亩,全乡下辖12个行政村,25741人。西临107国道,京港澳高速贯穿全境,地理位置优越。柳卓乡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,粮食作物以小麦、玉米为主。特色产业主要有青冢徐氏薯粉、东江设施蔬菜、马村生猪养殖、西江骏枣加工、柳马鲜桃种植等,有马大姐糖厂、万吉门窗、金圣达塑粉、三禾农业等龙头企业5家。

东柳卓
相传汉朝,有一名叫柳卓的人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。民国初年,分为东北两村。该村居东,故取名东柳卓。
北柳卓
相传汉朝,有一名叫柳卓的人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。民国初年,分为东北两村。该村居北,故取名北柳卓。

北连
相传元朝(1206-1368),在此村南面有一南河村,住有四户地主(韩、罗、苏、王),此地是一花园,名为莲园。后发展成村,此村居北,名为北莲,因“莲”、“连”同音,后演变成北连。

中连
该村原属北连(北连原为地主花园,名莲园,村位居北,取村名北连),1958年与北连分开,独立成村,位于北、南连中间,取名中连。

南连
相传元朝(1206-1368),在此村南面有一南河村,住有四户地主(韩、罗、苏、王),此地是一花园,名为莲园。后发展成村,此村居南,名为南莲,因“莲”、“连”同音,后演变成南连。

受坊
相传宋朝(960-1279)有位皇帝私访路过此地,觉得口渴,便停下饮水,井水清凉甘甜,于是访问村民,得知共有水井49眼。借此取村名受访,后演变成受坊


受坊庄
相传宋朝(960-1279)有位皇帝私访路过此地,觉得口渴,便停下饮水,井水清凉甘甜,于是访问村民,得知共有水井49眼。借此取村名受访,后演变成受坊
。又从受坊迁出部分村民立庄,取名受坊庄。

马村
相传明初(1368年),有马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马村。

肖金庄
相传明初(1368年),有肖姓人家从容城西牛村迁来定居,后建村取名肖金庄。
西江村
相传隋唐年间(618年左右),村东北是一片枯海(后有北海孤亭之称,是旧时定兴兴八景之一),此村位于枯海西边,取名西江村。

东江村
相传隋唐年间(618年左右),村西北是一片枯海,此村位于枯海东边,取名东江村。

青冢
相传汉朝(前206-公元220),王昭君墓在该村西,借此取村名青冢。《定兴县志》载:王昭君在塞外,名为青冢。本村王昭君可能为慕名。

小朱庄镇
小朱庄镇位于定兴县城东南部,总面积45平方公里。辖25个行政村,共有人口33415人,耕地4.5万亩,物产丰富,通讯发达,交通便利,环境优化,与112线国道相邻,距著名的小商品城白沟只有18公里。2013年底经省政府同意、省民政厅批复,撤乡建镇。

小朱庄
相传明初(约1404年),朱、李两姓由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朱李庄。延至清朝(约1644年),李姓迁出,以朱姓为主,取名大朱庄,后由大朱庄迁出一部分村民成立小朱庄。

大朱庄
相传明初(约1404年),朱、李两姓由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朱李庄。延至清朝(约1644年),李姓迁出,以朱姓为主,取名大朱庄。

韩家营
相传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韩、唐、胡、卢、谢五姓人家,以韩姓为主,取村名韩家营。

臧家营
相传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臧、王、吴、姚四姓人家,臧姓为主,取村名韩家营。

李各庄
相传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朱李两姓人家,取村名朱李庄。沿至清初(1644年),李姓从朱李庄迁出,以李姓为主,取名李各庄。

西沟河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移民于此定居,因位于斗门河西岸,借此取村名西沟河。

东沟河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移民于此定居,因位于斗门河西岸,借此取村名西沟河。后有部分村民迁居斗门河东岸,解放后(1950年),更名为东沟河。

北张庄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吴、邵、张、王四姓人家,分居四街(吴家街、邵家街、张家街、王家街),取村名张吴庄。1960年分村时,张家街居北,帮更名为北张庄。

南张庄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吴、邵、张、王四姓人家,分居四街(吴家街、邵家街、张家街、王家街),取村名张吴庄。1960年分村时,王家街居南,帮更名为南张庄。

北吴家庄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吴、邵、张、王四姓人家在此定居,取村名张吴庄。1960年分村时,更名为吴家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又改名为北吴家庄。

东高家庄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高姓人家在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高家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更名为东高家庄。

韦家庄
明初(约1404年),从山西小兴州迁来韦姓人家在此定居,清乾隆帝(1736-1795)下江南御道经此地,修桥一座名为“韦桥”,该村借此取村名韦家庄。

葛家庄
清初(1700年左右),由涞水县张家洼葛姓人家迁居此地,以姓氏取名葛家村,解放后(1950年),更名为葛家庄。

屠家营
明初(约1404年),由山西小兴州迁来屠姓人家在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屠家营。

夏家营
明初(约1404年),由山西小兴州迁来夏、朱、葛、石四姓人家,夏姓较多,故以姓氏取村名夏家营。

小王庄
明初(约1404年),由山西小兴州迁来王姓人家在此定居,因户少村小以姓氏取村名屠家营。

韦家营
相传元末(约1367年),有一韦大将军转家为民,从原籍固城迁居此地,故取村名韦家营。

张伯庄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张姓人家迁此编簸箕为业,取村名簸箕庄。民国二十二年(1953),更名为张伯家庄,1948年更名为张伯庄。

尹黄营
明初(约1368年),有尹、黄两姓人家迁此定居,取名尹黄营。

常家营
明初(约1368年),有常姓人家迁居此地,以姓氏取村名常家营。

高兰沟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高姓人家迁居兰沟河畔,以姓氏取村名高家兰沟,1970年更名为高兰沟。

焦兰沟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焦姓人家迁居兰沟河西岸,以姓氏取村名焦家兰沟,1970年更名为焦兰沟。

巨兰沟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巨姓人家迁居兰沟河西岸,以姓氏取村名巨家兰沟,1970年更名为巨兰沟。

刘兰沟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刘姓人家迁居兰沟河西岸,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兰沟,1970年更名为刘兰沟。

王兰沟
明初(约1368年),有一王姓人家迁居兰沟河东岸,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兰沟,1970年更名为王兰沟。

北田乡
北田乡位于定兴县东南部,南拒马河北侧,面积约60平方公里。西部毗邻107国道,京港澳高速公路、京石高铁纵贯全境,全乡狭长约20公里,呈西北--东南方向,绝大多数村紧靠南拒马河北堤。

北田
据传明末,李姓人家来此定居,因南据马河北田地多为杨村人耕种。该村位于杨村田地之北,故取名北田。

东韩村
据传唐朝年间(618-917),韩姓人家来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韩村。清末,为区分本县西韩村,更名为东韩村。据辽重熙(1032-1055)经幢记载:该村有隆兴寺,属易州容城县韩村。金大定十一年(1171),属大金国中都大兴府涿州定兴县容城乡韩村。

章村
据传北宋年间(960-1127),宋辽交战,该村为杨延昭部军帐,后有人在此安居建村,故名帐村。后用同音异字演变为章村。

曹村
据传唐朝年间(618-907),曹姓人式来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曹村。

榆林
据传在唐朝年间(618-907),田姓人家迁此建村定居。因该村有片榆树林,故取名榆林。

皂马
据传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此地为杨村马家园地。种菜人居住于此,后发展成村。民间传说此处有一黑色神马,谓之皂马,故名由此而来。

尤旺
相传明成化年间(1465-1487),尤姓人家来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尤家庄。1938年中共党组织来此开展开辟工作时,更名为尤旺。

大佟村
相传唐初(约620年),佟姓人家来此定居建村,以姓名取村名佟村。沿至清初(约1645年)本村部分村民迁至村外,逐渐发展成村为小佟村。该村更名为大佟村。

佟北村
清末(约1910年)该村居民由大佟村迁此定居建村。因位于大佟村之北,始名北兴庄。1938年中共党组织来此开展开辟工作时更名为佟北村。

佟高庄
相传清末(约1910年),高姓人家从大佟村迁此定居,始名为小佟村高家庄。1938年中共党组织来此开展开辟工作时更名为佟高庄。

南召
据传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有人由山西小兴州迁居于此,原迁出地为南召。来此定居后仍称南召。

王官
据传元末(1350年前后),李星、李月二人迁此定居。因村临河,常闹水灾,人畜财产被汪洋大水冲滚而走,帮取名汪滚。后以近音字演变为王官。

内章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宋、辽交战时,此处为宋朝兵马大元帅杨延昭的内账房,后有人在此定居,故得名内帐。因“章”、“帐”谐音,后演变为内章。

西靳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在宋朝兵马大元帅杨延昭的西账房西侧,有人在此定居,因该村居西临近,取名西近,后演变为西靳。据本村祝寿寺经幢记载:辽乾统元年(1101),该村属易州容城县清平乡西靳里。

西章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宋、辽交战时,此处为宋朝兵马大元帅杨延昭的西账房,故取村名西帐。因“章”、“帐”谐音,后演变为西章。

大北召
明末清初(约1644年),有赵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,取名为北赵。因“赵”、“召”谐音,后演变为北召。清末(约1910年),部分村民迁出建村为小北召,本村相应更名为大北召。

小北召
明末清初(约1644年),有赵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,取名为北赵。因“赵”、“召”谐音,后演变为北召。清末(约1910年),部分村民迁出建村为小北召。

西晓村
明初(约1368年)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因人少,村小,取名小村。后演变为晓村。清末洪水将此村冲为东、西两半,形成两个自然村,该村在西,取名西晓村。明万历(1573-1620)《保定府志》地图标记该村为小村。

东晓村
明初(约1368年)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因人少,村小,取名小村。后演变为晓村。清末洪水将此村冲为东、西两半,形成两个自然村,该村在东,取名东晓村。明万历(1573-1620)《保定府志》地图标记该村为小村。
传说:乾隆下江南在村内批折子到鸡叫才想起一夜未睡,问侍奉的太监:“此为何地”,太监答曰:“东小村”于是乾隆随笔写下“东晓村”三个字,于是沿用至今。

北南蔡乡
北南蔡乡位于定兴县东南部,总面积28平方公里,辖8个行政村,总人口19336人,耕地面积28278亩。境内地势平坦,土地肥沃、水源充足、气候宜人,盛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麻山药、蔬菜等。

北南蔡
相传金泰和年间(1201-1208),以蔡姓为大户在此定居建村,当时分为南、北两头,称南蔡、北蔡。后来南蔡又分为南、北两村,该村位于南蔡北端,故取名北南蔡。

南南蔡
相传金泰和年间(1201-1208),以蔡姓为大户在此定居建村,当时分为南、北两头,称南蔡、北蔡。该村位于南蔡南端,故取名为南南蔡。

北蔡
相传金泰和年间(1201-1208),以蔡姓为大户在此定居建村,当时分为南、北两头,该村居北,名为北蔡。

中蔡
相传金泰和年间(1201-1208),以蔡姓为大户在此定居建村,因该村位居南、北蔡之中,故名中蔡。

东辛庄
东辛庄是北蔡向东扩展的小庄,始名为北蔡新庄。1949年解放后成为行政村,命名新庄,后以同音字演变成辛庄。为区别本县同名村,1981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东辛庄。

大留村
据金泰和三年(1203)该村所建广明大师塔碑文记载:原村名为刘村,即以刘氏大户而得名。后以区别城西留村南改名东留村。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大留村。

南留村
相传金朝时期,由本县刘村居民,刘、杨、庞、冯等姓氏搬迁至此定居建村。以刘姓为主,又因本村在刘村之南故名南刘村。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南留村。

谭城
相传东周列国时期(前770-前256),此地有一小土城,因地势低洼,经常被水淹,故取名为潭城。后以同音字演变成谭城。

杨村乡
杨村乡位于定兴县城东南15.5公里处,总面积38.6平方公里,辖杨村、卷子、房家庄、北重楼、南重楼、西重楼、南谢、北谢、南寨、北寨、东赵、西赵、吴庄、辛庄、五柳庄、南冬、张里、老里、西里、杨家庄、西各庄、姚庄等22个行政村,总人口31573人,7985户,耕地37279亩,党员1051人。2003年,杨村乡被河北省特色之乡组委会授予“河北省鲜桃之乡”的称号。

杨村
杨村原名杨村店,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任、佟、李、侯、马、张等姓人家到此定居后,兴建万寿寺,更名为杨村。

南寨
据明弘治八年(1495)重修的宝月寺碑文记载:原名为南寨里村,后演变成南寨。

北寨
据查明末(约1600年),杨村佟氏迁此定居,因位于南寨宝月寺北,故取名为北寨。

西赵
相传宋末(约1275年),赵、田、刘、华四姓人家来此定居,因赵姓居多,取名赵村。又因村内有条水沟,将本村分成东、西两头,该村较大称为大赵村。1949年,解放后更名为西赵。

东赵
相传宋末(约1275年),田、刘二姓人家来此定居,因在赵村东头,名为小赵村。1949年,解放后更名为东赵。

南冬
据该村永安寺碑文记载:原名为南洞。元朝(约1341年),有彭、张、王等姓人家迁此定居,后由南洞演变成南冬。

南吴家庄
相传元朝(约1341年),杨、吴二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定居,吴姓为大户,故取名吴家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分重名村,故更名为南吴家庄。

南辛庄
相传元朝(约1341年),有罗、辛、张三姓人家由山西来此定居,因辛家户大,故取名辛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为区分重名村,更名为南辛庄。

姚家庄
据传元朝(约1341年),由山西搬迁到此定居的有姚、高二姓人家,因姚家人多,故取名姚家庄。

西各庄
西各庄原名费家庄。传说元朝(约1341年)有费、魏二姓人家来此定居。因费家人多,故取名费家庄。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由山西小兴州迁来异姓人家,又因费、匪单近,于清宣统年间(1910)更名为西各庄。

房家庄
金朝时期(1115-1234),因此地有两座古塔,借此取村名双塔村。明永乐年间(1405-1407),房姓大户人家由山西小兴州迁此定居,更名为房家庄。

张里村
据本村观音寺碑记:该村建于元朝(1206-1368),有四个自然村相邻(指张里村、西里村、老里村、杨家庄),名相距一里,因本村张姓为大户,以姓氏取村名张里村。

老里村
相传该村建于元朝(1206-1368),有四个自然村相邻(指张里村、西里村、老里村、杨家庄),名相距一里,为区别张里村、西里村、故取名老里村。

西里村
明末(约1644年),有杨、孙、卢、张四姓人家从本县张里村、老里村迁居此地,因村小、人少,又是从这两个里村迁出,故取名小里村。又因本村位于老里村西,1958年更名为西里村。

杨家庄
明初(约1368年),有杨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为杨家庄。

北谢村
相传元末明初(约1368年左右),本地建村时为名南僻乡。沿至明朝,因邻村重楼分为南、北、西三个重楼,本村也相应更名为解村(取分解之义),后以同音字“解”演变成为谢村。因村位偏北。故取名北谢村。

南谢村
相传元末明初(约1368年左右),本地建村时为名南僻乡。沿至明朝,因邻村重楼分为南、北、西三个重楼,本村也相应更名为解村(取分解之义),后以同音字“解”演变成为谢村。因村位偏南。故取村名南谢村。

北重楼
明初(约1368年),由皇室拨款与地方筹划,在此地修建一石佛寺大慈阁,与定兴城内慈云阁相重,故取村名重楼。后又分为两村,该村居北,为北重楼。

南重楼
本村建于明初(1368年),因位于北重楼村南,故取名南重楼。

西重楼
明初(约1368年),有人迁此定居,因位于北重楼村西,故取村名西重楼。

卷子村
本村建于金朝(1115-1234),原名圈子村,民国初年(1912),一贡生推敲字意,将圈子村雅化为卷子村。

五柳庄
清初(约1644年),此地是西重楼村大户郭家一菜园,看菜人来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,因村东有五棵大柳树,故以此取村名五柳庄。

高里乡
高里乡历史文化底蕴丰厚,境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“义慈惠”石柱,黄金台遗址、元代名将张弘范衣冠冢,其中金台陈村的“九曲黄河灯阵”和黄金台传说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境内究室村是元代剧作家《西厢记》作者王实甫故里。

东高里
据《定兴县志》载高里为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—公元221年)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,借此取名高里。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、西高里和高里店村。

高里店
据《定兴县志》载高里为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—公元221年)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,借此取名高里。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、西高里和高里店村。

西高里
据《定兴县志》载高里为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—公元221年)燕国乐士高渐离故里,借此取名高里。后来根据所处方位又分为东高里、西高里和高里店村。

长安城
据《定兴县志》载:汉宣帝时(约公元前73年),幽州刺史李宣娶范阳公主为妻,因公主怀念长安,在此地筑城,以象征长安,借此取名长安城。

南章
相传在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—公元221年),南章在中易水北岸,地势较高,每逢涨水,洪水不易进村,故借此取名难涨,因“难”与“南”同音,“涨”与“章”谐音,后演变为南章。

北章
相传战国时期,南章在中易水北岸,地势较高,每逢涨水,不易流进,故取名难涨,因“难”与“南”同音,“涨”与“章”谐音,后演变为南章。该村在南章村北,故得名北章。

金台陈村
相传战国时期,燕昭王在此命军士用土筑高台,置黄金于台上,广招天下士,名黄金台。又于此地陈兵布阵,故取名为金台陈村。

平堽
该村在中易水北岸,顺岸有一条又高又平的土岗,相传战国时期有人在此定居。因地形而得名平岗,后演变为平堽。

古桑
相传在金朝时期(1115—1234),有古老桑树一棵,甚为繁茂,有人在树旁定居,后发展成村,借此树取名古桑。俗称过桑。

景安
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(约公元25年前),丢金马鞍于此,故借此得名金鞍村,因“金”“景”音近,沿至北宋(约960年左右),演变为景安。

沿村
相传宋初(约960年)有人在此定居。因该村位于北易水河西岸,地势较低,常受水淹,故取名淹村。淹、沿谐音,后演变为沿村。

石柱
北齐太宁二年(562),此地建一石柱,柱身刻颂文记载当地此地因葛荣、杜洛周起义,民死无数,义士王兴国等人打扫残骸合葬于此,初立木柱为标记。后改为石柱。有人在此定居,发展成村,取名石柱。

究室
据传西汉初期(约公元前206年),有郝、李等户人家于此建村。旧为沟深,后为究窒,再后演变为究室。

易上
据县志载,该村建于北宋时期(960—1127),相传当时塘泺水与此相通,船运皆下载于此,故取名系上,后因塘泺水淤为平地,船运停止。因该村位于中易水北岸故更名为易上。

北庄
明末(1628—1643),有吴姓人家由山西太原迁此定居,因该地位于易上村北而得名易上北庄,原属易上村所辖。1958年建人民公社后,与易上村分开,更名为北庄。

易上营
明初,燕王扫北曾在易上村东北1公里处驻兵营,后兵营迁走,有人在此定居,借此取村名易上营。

王村
据传唐末(约公元907年),有王姓人家迁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,以姓氏取村名王村。

河内
该村建于春秋时期(前770—公元476年),因位于中易水河、北易水河、南拒马河汇合处,三面环水,故取名河内。

辛安甫
相传明朝(1368—1644)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。该地处于古运粮河北岸,为河陆商埠码头,取其吉利,名为辛安埠,后演变为辛安甫。
韩村
相传北宋初(约公元960年)有人在此定居建村。因为土地瘠贫,村民生活贫苦,故取名寒村。后来村民感觉村名不雅,以同音字“韩”更名为韩村。

姚村乡
位于定兴县城西南36公里处,西与易县接壤、南与徐水相邻、东靠固城镇、北连张家庄、贤寓镇。本乡1948年秋解放并建政属定兴四区。1949年土改,1953年建乡,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归贤寓公社管辖。1961年调整为姚村公社,1984年改为姚村乡。辖西马家庄、侯家庄、辛木、一间房、姚村、仪封、留村、西李家庄、北城9个村。辖区总人口20815人,东西最大距离2.3千米,南北最大距离4.6千米,总面积27.5平方公里。

姚村
相传,在唐代初年(约620年),有人从山西迁此定居,他们依靠烧窑为业,故取名为窑村,明朝时期外迁人渐多。窑、姚、尧三姓字相继出现,后来逐渐演变成姚村。

留村
相传宋初(960年左右),该村北面有古运粮河,因洪水泛滥,冲走许多村落居民,而本村留下几十户人家,故取名留村 。

西李家庄
明初,以李姓为大户的人在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李家庄。到明朝中期村南建一红砖龙王庙,故改称红庙庄。明末村民将庙迁建村里,改用青砖,又恢复原名李家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为区分重名村,更名为西李家庄。

仪封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宋兵抗辽,在牤河北岸建土城一座,并封官派兵驻守,后称北城,村民到封地建村。借此取村名移封,因“移”、“仪”同音,后演变成仪封。

一间房
明末(1625年左右),此地有一间看庄稼的房子,取名一间房,后逐渐发展成村,仍用原名。

北城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宋兵抗辽,在牤河北岸建土城一座,后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故名北城。

辛木
唐末(900年前后)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。村南河上有座杏木搭成的桥,借此取名杏木村。明万历(1573-1620)《保定府志》地图标记,“该村为新木”。后演变为辛木。

西马家庄
西马家庄原名独树马家庄。相传明朝中期(1530年前后),马氏庄头来此占产立庄,因村外有株大树,故名独村马家庄,后来改称马家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为区别重名村,更名为西马家庄。

侯家庄
侯家庄原名独树侯家庄。相传明朝中期(1530年前后),侯氏庄头来此占产立庄,因村外有株大树,故名独村侯家庄,后人改称侯家庄。

东落堡乡
东落堡乡位于定兴县境北部,县城正西,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公里。北与涞水县接壤,西与高里乡、南与北河镇以北易水河为界,东与定兴镇隔南拒马河相望。
东落堡
据传唐末宋初(960年前后),此地临河,有人于河底挖出一石娘娘,人皆称宝,借此取名落宝。后改写为落堡。为区别于西落堡而定名为东落堡。

南引
相传唐末(约907年),此地原有兴教寺一座,后被洪水冲毁,又于寺址东北一里处重建,村民向寺南迁移,繁衍成村,故取名南引。

南引庄
明朝中期(约1450年左右),此地由看守刘爷庙的韩姓人家开始定居,后发展成村。因距南引村近,故取名南引庄。

东引
据明朝刘太监祖坟碑文记载:明永乐二年(1404),于、刘、李三姓人家由山西小兴州迁来,落户于东泉寺西,后来向寺东发展,繁衍成村,故取名东引。

东册上
金大定年间(1161-1189),有豪富陈姓,所属农田方圆达数十里,租种其田者众多,具名成册,其村取名册上。又据明正德十年(1515)万公碑记载,该村为栅上村。后演变为册上村。明末(约1644年)分成东西两村,该村居东,取名东册上。

西册上
金大定年间(1161-1189),有豪富陈姓,所属农田方圆达数十里,租种其田者众多,具名成册,其村取名册上。又据明正德十年(1515)万公碑记载,该村为栅上,后演变为册上村。明末(约1644年)分成东西两村,该村居西,取名西册上。

东相盖
约在春秋战国前建村。据传说,该地五龙圣母庙有一井,舜王淘井,被其弟象将井口盖上,欲加害以谋其政,故借此取名象盖。1939年分成东西两村,该村在东,故为东象盖。“相”“象”同音,后演变为东相盖。

西相盖
约在春秋战国前建村。据传说,该地五龙圣母庙有一井,舜王淘井,被其弟象将井口盖上,欲加害以谋其政,故借此取名象盖。1939年分成东西两村,该村在西,故为西象盖。“相”“象”同音,后演变为西相盖。

郭家坟
清末(约1911年),有刘姓人家为郭家看守坟墓,后繁衍成村,取名郭家坟。

陈家庄
据《定兴县志》载,本村为明熹宗皇帝(1621-1627)生母陈皇太君的故里,由其姓氏取名陈家庄。因本县有两个陈家庄,该村在西,于1981年地名普查时,更名为西陈家庄。

大田
据该村庙宇碑文记载,年前前(北宋时期),这里有三街、六市,村大田多,故名大田。

五里窑
清初(约1636年),韩、耿二姓人家于此地筑窑烧砖为业。因距定兴城东关五里,借此得名五里窑。

郭家亭(隶属五里窑村委会)
明末清初(1628~1644),此处是郭家坟地,建有四望亭一座,后有人在此定居,取名郭家亭。

郭坊(隶属五里窑村委会)
清乾隆年间(1736~1796),张士芳由山西逃荒至此,伙同几户穷人为财主看园种菜,遂称锅伙。1838年更名郭坊。

田候
相传金大定年间(1161-1189),有杨、张、谷三姓人家迁居此处,繁衍成村。因该村位于大田村后,故取名田后,后改写为田侯。

吴村
相传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有张、王、韩三姓人家由山西大宁县迁居此地,立庄于田候村北五里处,取名五里。后建庙更名为吴村。

北大位
相传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),该村陈姓人在朝内居官“大卫”,有钱有势,土地很多,取名大卫村。民国初(约1912年),官方为收租方便,将该村分成两部分,位居北部的名为北大卫。后以同音字演变为北大位。

南大位
相传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),该村陈姓人在朝内居官“大卫”,有钱有势,土地很多,取名大卫村。民国初(约1912年),官方为收租方便,将该村分成两部分,位居南部的名为南大位。后以同音字演变为南大位。

小任
据查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有秦姓等户人家由山西小兴州迁此落户建村。为取仁义之意,取名仁村,清乾隆年间(约1783年),又分为大、小两村,该村较小,取名小仁。因“仁”、“任”同意,后演变为小任。

大任
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有秦姓等户人家由山西小兴州迁此落户建村。为取仁义之意,取名仁村,清乾隆年间(约1783年),又分为大、小两村,该村较大,取名大仁。因“仁”、“任”同意,后演变为大任。

张家庄乡
全乡辖10个行政村,分别是张家庄、西落堡、曹家营、固店、东陶沈、西陶沈、中陶沈、西魏家庄、南营邱、北营邱;交通条件便利,北塘公路和张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,全乡各村均有水泥路相通。耕地面积28471亩,农作物主要有小麦、玉米,经济作物以花生、棉花、鲜切花为主,农民收入稳步增长。

张家庄
明末清初(1644年左右),有袁、贾、边、张四姓人家来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。因张家是大户,故借以姓氏取名张家庄。
延伸阅读:张家庄村中心特色建筑“永盛亭”大约建于400多年前的明初,近代进行了翻建,该亭坐南朝北。亭座由砖石砌成,4棵明柱,柱梁及椽头有彩画,亭中横梁上悬挂有“盛世元音”匾额一块。

西落堡
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),燕国为保护燕都,于此建一座城堡,驻兵戍守。秦统一六国后,此处兵离城废。秦初(约公元前221年),有人在城堡西边定居,借此取村名西落堡。
延伸阅读:西落堡村东北“张爷庙”始建于清末,于民国十二年重修,建筑面积35.78平方米,庙座南朝北,现存石碑一块,青石质料,碑刻“新建龙王庙碑记”。1984年8月,该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西魏家庄
明永乐年间(1403-1425),有魏、马、周、王四户人家由山西小兴州来此定居,魏姓为大户,又因该村位于定兴城西,故取村名西魏家庄。

东陶沈
相传春秋战国(前770-前476),该地有一条古运粮河,在河两岸有烧陶器的陶窑。一夜之间,因地壳变动下沉,由此而取名陶沉。后演变成陶沈。因居住方位不同,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陶沈。该村居东,故名东陶沈。

中陶沈
相传春秋战国(前770-前476),该地有一条古运粮河,在河两岸有烧陶器的陶窑。一夜之间,因地壳变动下沉,由此而取名陶沉。后演变成陶沈。因居住方位不同,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陶沈。该村居中,故名中陶沈。

西陶沈
相传春秋战国(前770-前476),该地有一条古运粮河,在河两岸有烧陶器的陶窑。一夜之间,因地壳变动下沉,由此而取名陶沉。后演变成陶沈。因居住方位不同,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陶沈。该村居西,故名西陶沈。

曹家营
相传三国时期(220-265),曹操在此地建立兵营。后曹兵调走,有人在此定居,借此取村名曹家营。

北营邱
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),燕国一大将驻扎大巨村(属易县)。周围设五营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营)、四邵(均属易县)。后因战兵走,有人在此定居,又因此地势较高,故取村名北营邱。

南营邱
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),燕国一大将驻扎大巨村(属易县)。周围设五营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营)、四邵(均属易县)。后因战兵走,有人在此定居,又因此地势较高,位于南部,故取村名南营邱。

固店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),此处是屯兵之地,也是交通要道,西有军营(营邱),东筑有土台(虚粮台)。此处设店接待来往军工人员,后有人在此定居,取名古店,后演变为固店。
肖村乡
肖村乡位于定兴西南部,地理位置优越,距县城15公里,西连贤寓镇,北接北河镇,南邻固城镇,东界柳卓乡。面积37.8平方公里,交通便利,京广铁路、107国道、北塘路穿行而过。辖石象、坊上、北七、东肖村、西肖村、肖村、肖村营、六里屯、尚汲铺、九汲、九汲庄11个行政村,6050户,26000余人,耕地40468亩。全乡地势低洼,是定兴县四大洼地之一。

肖村 东肖村 西肖村
相传战国时期(前475-公元221),此地有道古运粮河,水流到此变缓,故此取村名消停,后来位于河东的更名为东肖村,位于河西的更名为西肖村。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),由西肖村迁民至村东建立新村,取名新庄,后演变成辛庄。1981年地名普查时,根据国务院《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》,1983年更名为肖村。
也有传说为:乾隆三下江南路过此村,行至三天三夜,水路十八弯故赐名消停村,后河东演变为东肖村,河西演变为西肖村。

肖村营
相传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),有人从山西小兴州迁居于此。因距肖村邻近,故取名肖村营。该村位居固城之北,曾名为固城北营,不久,又复其原名肖村营。

坊上
相传北魏时期(386-543),此村近临古运粮河,地形两头高,中间低,呈“凹”形,很似船舫,故取名舫上,后演变成坊上。

石象
相传隋唐年间(618年前后),本村建有石佛寺一处,寺内有大石佛像,借此取村名石像。后演变成石象。根据《定兴县志》载:明嘉靖年间(1522年前后),驸马许从诚是该村人,请旨重修过石佛寺,石象村名未变。

北七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有人在此定居建村,因距村北七里处有泉水流过,村民汲饮泉水,故取名北七汲,沿至明初(1368年左右),人们将村名简化为北七。

九汲
相传北宋时期(960-1127),有蒙、钟、田三姓人家来此定居,该村地势较低洼,有泉水九眼,人们吸饮泉水,故名九汲。

九汲庄
北宋末年(约1127年),本县九汲村部分居民迁往九汲村西居住建村,取名九汲庄。

六里屯
相传明初(约1368年),此地有驿站经过,十里设墩,五里设铺。曾在此设墩台屯兵,又因本村离固城六里,故取名六里屯。

尚汲铺
相传明初(约1368年),有尚姓人家从本县三家疃迁来此地定居,因此地有泉水可汲饮,又有明朝驿路铺设(沿驿路十里一墩,五里一铺),故取名尚汲铺。
李郁庄乡
李郁庄乡位于定兴县中部偏东,乡政府驻地在县城东南偏东9.5公里处,全乡人口1.8万,耕地3.1万亩,全乡面积28.7平方公里,辖12个行政村,15个党支部。

李郁庄
汉朝时期(前206—公元220年),以李、郁两姓人家建村,故以姓氏取名李郁村。明初(约1638年)村中建大寺一座,后更名为李郁庄。

杨各庄
相传宋朝(960—1279年),有杨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村名杨家庄。沿至明初(约1368年),有异姓迁居此庄,后更名为杨各庄。

傅家庄
相传隋朝时期(581—618年),有傅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傅家庄。

东陈家庄
明初(约1368年),有陈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陈家庄。为区别于定兴城西西陈家庄,1981年地名普查时,更名为东陈家庄

彭各庄
相传宋初(约960年),有彭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彭家庄。后因异姓迁入此庄,更名为彭各庄。

古庄营
相传元朝(1206-1368年),此地受北方鞑靼(俗称达子)统治,由此得名达子营。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、更名暂行规定的精神,于1983年4月4日,更名为古庄营。

张百户营
清朝嘉庆年间(1796~1820年),有张姓迁此定居,以姓氏更名为张百户营。

牛家庄
明朝时期(1368-1644年),有牛姓人家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村名牛家庄。

侯官营
相传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年),成祖迁都北京。随行官候、陈、张结为盟兄弟,在此安家,因侯姓为大,故以其姓氏取村名侯官营。

东史家庄
相传明宣德年间(1426-1435年),有史姓人家从涿县上庄迁此定居,取村名下庄。后来史姓兴旺,因位于定兴城东,故更名为东史家庄。

玉保庄
相传明朝时期(1368—1644年),村南修玉皇庙一座,意受玉皇大帝保佑,故更名为玉保庄。

永安庄
明末(约1628年),有王姓人家迁此定居。因当时人们厌恶战争,希望安定,故取村名永安庄。

为我们大定兴悠久的历史来点赞吧!

定兴在线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(定兴在线 www.dingxing.cn
(4)
定兴在线管理员

相关推荐





上一篇:有关二胎政策
下一篇:河北银行定兴支行1月21日正式开业
 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5条)

wx_EY2qmnu2

举报

怎么没有西城村
回复 · 2016-2-26 19:39:53
追求完美

举报

三连跑哪里了
回复 · 2016-2-28 23:07:18
慢步者

举报

怎么没有坊上呢?
回复 · 2016-3-2 19:19:36
快乐龙叔

举报

佟高庄的由来:本村即没有姓佟的也没有姓高的。是由小佟村和高庄儿合并组成的。
回复 · 2016-3-4 22:57:08